美媒称中国将有6艘航母?中国发展自有规划,不需要外方说三道四 稳步推进航母建设。提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,特别是在军事方面股票配资平台有哪些,航空母舰是不可忽视的关键。作为海上力量的象征,拥有航母能够显著提升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自信心。
中国的航母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。由于西方技术封锁以及经济和军事力量相对落后,这条发展道路充满挑战。直到2012年,中国才成功完成第一艘航母的建造,这艘航母是通过对前苏联未完成的航母进行改造而来的。被誉为“中国航母之父”的刘华清曾对美国航母满怀憧憬,那时中国航母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。然而到了2019年,中国自主建造的航母“山东舰”正式加入海军行列,随后2022年,“福建舰”也成功下水。目前,中国已拥有三艘航母,其中“福建舰”尚未正式服役。
短短几十年内,中国从无到有,建成了三艘航母,尽管与美国的核动力超级航母相比仍存在差距,但其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能力令人瞩目。关于中国何时能拥有第四艘航母及其性能,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话题。尤其是美国媒体,频繁关注并猜测中国航母建设的最新进展。例如,2025年6月19日,美国《国家利益》网站刊载文章称,中国的第四艘航母已经开始建设,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拥有六艘航母。类似的预测还有美媒《1945》报道,认为中国到2035年可能会拥有四艘常规动力航母和两艘核动力航母。甚至有些媒体推测,到2050年中国将拥有多达十艘航母。
虽然这些言论尚未得到中国官方确认,但外界对中国第四艘航母的建造进展依然十分关注。早在“福建舰”下水之前,外媒就开始炒作“中国第四艘航母”的话题。《国家利益》杂志曾在2021年3月发布文章称,两位“军事内部人士”透露消息,称“中国正加紧建造第四艘航母”,并将突破传统技术,给中国造船业带来巨大飞跃。此外,该航母的动力系统不同,可能意味着中国将建造首艘核动力航母。
另一位消息人士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猜测,称中国确实计划建造一艘核动力航母。《南华早报》也在报道中表示,这艘代号为“004”的航母将使用小型核反应堆作为动力系统,完成后将成为中国首艘核动力航母,具有重大军事意义。
尽管这一预测颇有依据,但中国官方并未做出回应。随着“福建舰”下水,媒体对中国第四艘航母的关注热度略有减退。直到2024年3月,一些媒体开始担忧中国在建造上遇到了技术瓶颈。《香港商报》在3月初发布了一篇报道,称中国第四艘航母的建设进展备受外界关注,但官方并未披露相关信息,暗示可能技术上遇到了困难。
对于这些猜测,解放军的态度明确。海军政委袁华智在记者采访中回应称,中国航母建设技术并未遇到瓶颈,并神秘地表示:“很快就会告诉你们的。”这一模糊的回答激起了公众更多好奇心。
核动力航母在续航、补给、综合作战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几乎可以做到无限续航,能够执行远海作战任务。因此,大家都希望看到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突破。随着时间推移,外媒关于中国第四艘航母的猜测逐渐升温。对此,国防部在2024年3月14日发表了正式声明,回应了这些报道。发言人张晓刚表示,外媒的报道纯粹是猜测,并强调中国始终根据国家安全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来规划航母建设,而非与美国竞争。
实际上,航母的动力类型并不需要盲目跟随其他国家。中国应根据自身的国情和作战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航母建设路线。无论第四艘航母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,都会是中国军事力量的一大进步。未来核动力航母会到来,但它的出现会在时机成熟时自然发生,届时中国也一定会有与世界强国比肩的航母战力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